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以校企合作推动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来源:继续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学院在承担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整合教育资源对接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继续教育需求,

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学院在承担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整合教育资源对接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继续教育需求,推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落地。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既满足了行业进步、企业发展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以党建培训为指引,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的导向性,帮助培训对象对标社会发展需求展开学习,为企业员工的社会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引导员工立足岗位树立远大目标,从理想信念和职业技能两个方向着手,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学院与企业合作打造校内外教学基地,依托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科学、专业的党建培训目标,并根据企业需求开设特定主题的教育项目,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确保培训项目与企业行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以党建培训推动企业员工专业素养和精神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院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师队伍为依托,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党建培训,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推动继续教育资源的创新应用。培训聚焦时代发展主题,对接行业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出发,明确培训目标,帮助企业员工深入理解党建工作要求,树立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学院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院积极探索育人内容和方式创新,将教育对象由过去的成人学历报考学生扩展到社会中更多需要接受正规继续教育的人群,扩大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育人范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在省内外共设置17个校外教(助)学点,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学院为满足更多人继续学习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建引领 探索继续教育创新

对接需求 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学院也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从招生、教学、培训等不同层面开展深入合作,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服务项目,充分利用学院教育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终身学习的制度化发展,帮助更多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更高水平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充分施展才华,真正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化育人作用。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学院近年来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与多家企业开展党建协同育人,探索出一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学院将党建与企业发展、员工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建设与生产,用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收获成就感,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党建培训也成为学院开展社会化育人的重要指引,推动学院不断深入研判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通过多方合作构建统一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展的党建培训,一方面体现了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价值,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发展进步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协助企业开展党建培训,发挥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教育教学功能,促进企业内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深化学院与社会、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发展联系。

学院根据党建培训要求,以企业行业特色和员工发展需求为导向,将继续教育相关专业学科教学同党建培训结合起来,引导员工在专业技术培训和实践中不断践行党建工作要求。与此同时,学院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类别,分别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员工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求在培训中选取相对应的指导,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方合作 拓展继续教育范围

在校企合作开展党建培训的过程中,学院深入挖掘企业需求,科学统筹教育资源,配备优秀教师团队,针对差异化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学院不仅充分发挥了继续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以企业党建为案例,不断优化内部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以更优异的表现履行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认识到,作为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的机构,必须充分聚焦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与时俱进,突出特色,不断提升教学的现实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开展契合时代发展的教学与培训,满足持续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才能不断推进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学院着力提升不同属性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教育教学中履行社会教育功能、彰显继续教育的社会价值,带动更多机构与个人主动参与到终身学习的行列中,共同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 网址: http://www.jxjyzz.cn/zonghexinwen/2022/0902/559.html



上一篇:孙卓姐姐很有大爱,放弃深圳教师编制选择继续
下一篇:大咖云集 学术盛宴——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成功

继续教育投稿 | 继续教育编辑部| 继续教育版面费 | 继续教育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继续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