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我

来源:继续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支持联盟框架及其适切性分析 二、我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构想性政策探索期:1996-1998年 (二)试点性政策出台期:1999-2001年 (三)规范性政策建立期:2
文章目录

一、支持联盟框架及其适切性分析

二、我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构想性政策探索期:1996-1998年

(二)试点性政策出台期:1999-2001年

(三)规范性政策建立期:2002-2010年

(四)转型性政策推进期:2011年至今

三、我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政策变迁的支持联盟框架分析

(一)支持联盟划分:教育管理联盟、主办高校联盟与教育服务联盟

(二)支持联盟信仰体系分析:共识与分歧

    1.共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各联盟共同的深层核心信仰

    2.分歧:人才培养与经济效益追求是各联盟分歧的集中体现

(三)短期外部事件干预

    1.社会环境变化: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产业化

    2.社会公众舆论影响:两会提案与媒体报道

    3.普通高等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与内涵发展

(四)政策导向学习分析

    1.教育管理联盟政策导向学习:国家战略与教育改革

    2.高校联盟政策导向学习:人才培养与办学效益

    3.教育服务联盟政策导向学习:提供服务与经济利益追求

    4.跨联盟政策导向学习:培养质量与培养规模的博弈

四、研究发现

(一)变迁动因

(二)理论发现

文章摘要:我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政策变迁经历了4个阶段。运用支持联盟框架对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政策支持联盟类型、信仰体系、政策导向学习以及短期外部事件进行研究后,发现在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政策变迁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这一深层次核心信仰的稳定是根本原因,关于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发展道路选择的政策导向学习是关键力量,社会公众舆论提供直接动力,其他政策系统提供制度保障。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G729.2;G434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 网址: http://www.jxjyzz.cn/qikandaodu/2022/0125/483.html



上一篇:智慧师训助力乡村教师跨越“数字—智能鸿沟”
下一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信息化视域下高等学历

继续教育投稿 | 继续教育编辑部| 继续教育版面费 | 继续教育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继续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